高等學歷繼續教育改革將帶來什么
發布日期:2023-06-02 來源: http://www.naturalanxietyreliefhq.com
強化公益屬性,不得以營利為目的;線下面授教學(含實踐教學環節)原則上不少于人才培養方案規定總學時的20%……
近日,《教育部關于推進新時代普通高等學校學歷繼續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》印發,對普通高校舉辦的學歷繼續教育改革作出全面部署,推動高等學歷繼續教育高質量發展。
推動高等學歷繼續教育規范發展
在不同歷史時期,普通高校通過舉辦函授、業余、脫產、網絡等形式的學歷繼續教育,將優質高等教育資源輻射全社會,為成人學習者提供了靈活多樣的學習機會,為推動高等教育大眾化、普及化,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,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國民素質提升作出了重要貢獻。
教育部數據顯示,目前全國共有1725所普通高校舉辦學歷繼續教育,其中部屬高校53所(仍有在籍生的)、高職院校753所。2021年招生501萬人,在籍生1209.3萬人,按人頭算,基本占到整個高等教育總規模的四分之一。
近年來,普通高等學校舉辦的學歷繼續教育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,也存在辦學定位不夠明確、制度標準不夠完善、治理體系不夠健全、人才培養質量不高等突出問題,不能很好適應教育高質量發展要求。
“所以,《實施意見》中出現頻率較多的詞匯就是‘規范’。”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說。
基于現實存在的問題,《實施意見》對普通高校舉辦的學歷繼續教育改革作出全面部署,推動形成辦學結構合理、質量標準完善、辦學行為規范、監管措施有效、保障機制健全的新格局。
“進入新時代,隨著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,人民群眾對高質量教育需求愈發迫切。高等學歷繼續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,需要加強改革,推動由規模擴張向規范發展、高質量發展轉變。”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負責人說。
科學確立高等學歷繼續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
在此次《實施意見》發布之前,教育部已就高等學歷繼續教育的廣告發布、專業設置、教材建設、校外教學點設置等發布通知,可以看出國家對高等學歷繼續教育要求越來越嚴格、管理越來越規范。
此次《實施意見》從明確辦學定位、優化辦學形式、推進分類發展、嚴格辦學基本要求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等方面,對普通高校舉辦什么樣的學歷繼續教育、如何辦好學歷繼續教育提出了明確要求。
在辦學定位上,要求普通高校遵循“聚焦特色、控制規模、保證質量”等原則,舉辦與學校定位、特色相適應的學歷繼續教育。要將學歷繼續教育納入學校發展規劃,強化公益屬性,不得以營利為目的。
在辦學形式上,明確自2025年秋季起,高等學歷繼續教育不再使用“函授”“業余”的名稱,統一為“非脫產”。普通高等學校舉辦的學歷繼續教育統一通過成人高考入學,統一專業教學基本要求,統一最低修業年限,統一畢業證書。
在分類發展上,支持部屬高校結合高水平學科專業舉辦“少而優、小而精”的學歷繼續教育,支持地方高校重點舉辦“服務地方、辦學規范、規模適度、特色鮮明”的學歷繼續教育,高等職業學校重點面向一線從業人員,舉辦服務“知識更新、技術提升”的學歷繼續教育。
提升高等學歷繼續教育“含金量”
值得注意的是,《實施意見》強調推進數字化轉型發展,要求主辦高校加強對線上教學和線下面授的全過程管理,確保嚴格落實課程教學、實驗實訓、考勤、作業、考核、畢業論文(設計)、畢業答辯及審核等環節要求,并規定線下面授教學(含實踐教學環節)原則上不少于人才培養方案規定總學時的20%。對于師資隊伍也作出明確要求,主講教師數與在籍學生數比例不低于1∶200,輔導教師數與在籍學生數比例不低于1∶100,管理人員數與在籍學生數比例不低于1∶200。
“保障高等學歷繼續教育的質量,需要從教學過程、教學標準、教學內容等方面進行規范?!眱Τ瘯熣f。
如何保障高等學歷繼續教育的質量,提升“含金量”,使之能夠可持續發展,是接下來高等學歷繼續教育機構努力的方向。
在辦學基本要求上,《實施意見》列明普通高校舉辦學歷繼續教育所需師資、場所、設備、資源、經費、制度等方面的基本要求,并將其作為核定辦學資質、確定招生計劃上限、監測辦學質量、評價辦學水平的重要依據。同時,教育部將分專業類制訂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專業教學基本要求。
在人才培養質量上,《實施意見》對思想政治教育、教學組織實施、校外教學點管理、教學模式改革創新、師資隊伍建設等教育教學各環節提出了規范性要求。同時明確了人才培養方案編制工作等要求。
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負責人表示,教育部主要將從3個方面推動《實施意見》的貫徹落實:一要提高政治站位,加強組織領導;二要強化落實落地,突顯改革實效;三要推動示范引領,形成良好氛圍。